明代的董其昌,一生追求“古淡”。他把“古淡天真”作为对“士气”“书卷气”的具体描述与评判标准,并且将“古淡”由绘画的意境、风格延伸到用笔上,认为生拙、简淡是技法的老到成熟,乃技与道合一之境界。
“淡”,所以能久,能远,能简,能古,能静,能质朴,能平和,能自然,能微妙,能隽永。所以,有平淡、冲淡、简淡、古淡、疏淡 、清淡、恬淡、幽淡、散淡。
强烈之风格、浓郁之滋味可以吸引人于一时,却也容易令人厌腻与“反胃”。 老子曰:“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”苏辙在《老子解》一书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的演绎:“作乐设饵以待来者,岂不足以止过客哉?然而乐阕饵尽,彼将舍之而去,若天下不知好之,则亦不舍之也。”妙的是最后那句话,“不知好之,则亦不舍之也”。这正是傅雷所说的,“一见即佳,渐看渐倦”,“一见平平,渐看渐佳”。含蓄质朴,方能持久,“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。